突然之间想起“柔道”,在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
用“熙熙攘攘”四个字来形容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的通行状况是毫不为过的: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地处上海市中心,是一、二、八号线换乘枢纽,车站面积庞大,日均客流量达70万人次,极端客流高峰日客流量达90万人次,极端高峰小时客流量达8万人次。要说原因,也是简单,周围集中了人民广场、人民大厦、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美术馆、南京路步行街以及大量写字楼,附近又是公交枢纽站,通行着20多条可以换乘的公交线路。
用“辛辛苦苦”四个字来形容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站区民警的工作状况同样是毫不为过的:5万平方米的辖区、18个出入口、7个安检口,巡逻一圈少说一个小时,还不包括早高峰、晚高峰各2小时的全警执勤和中午1小时在3个岗亭的值勤,此外,还有必须坚持的PDA盘查,还有随时都会有的接警……除了1个警长,总共18个民警,按三班二运转的工作模式,每个班次只有6个民警,难怪在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的“五个最”中,有一个“最”是民警最忙。
我是来寻找警长周家欣的。
在进入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之前,我与上海公安轨交总队人民广场站治安派出所所长王玮和教导员杨俏缨曾经有过深入的交谈,关于周家欣,又不仅仅关于周家欣,而置身于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不仅让我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让我的眼前浮现了假设场景和真实情景交错、对比的一幅幅画面。
如果没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一幅幅可以对比的画面,或许我是不会想起“柔道”来的——
一块巧克力以及警用“七件套”
(地点:二号线换乘梯口)
1
假设场景——
“喔唷,不好喽,有人昏过去啦——”
在换乘二号线梯口蓦地响起的一声惊叫,让原本尽管汹涌但却是顺畅的人流突然间混乱了起来,走在前面的人拼命想绕开出事地点,而后面并不知情的人却不由自主地还在朝前拥挤……
一个佩戴着警用“六件套”的民警飞奔而来,“让一让、让一让”,他一边高声地叫喊着,一边挤开身边密密匝匝的人群。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躺在地上的女青年,有点不省人事,“怎么回事?”他问。周围没有人回答他,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离女青年最近的人只记得,大家一起朝前走着、走着,没有人挤,也没有人撞,她的身子就突然软了下去,先是瘫坐在地,随后就倒下了,让人一时好生惊惧。
可让人应该更加惊惧的是,因为通道受阻,换乘的人流迅速麇集,到站的乘客根本不明就里,急着从下面站厅上行,而前去换乘二号线的大多数乘客也同样不明就里,急着去搭乘电梯下行,梯口顿时挤挤挨挨,就连一直都在高声提示“请走左边梯口……”的民警,也不免被推搡得有些站立不稳。他曾经有过挪动女青年以腾出梯口位置的一闪念,可他不清楚女青年的犯病原因,他不能也不敢去擅自作为,因为挪动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他承担不起。他只能立即拿起电台呼叫增援,启动紧急程序。他知道,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发生踩踏事件将随时都有可能的。
警戒线被迅速拉起来了,右边的梯口被及时封闭了,必须实施对女青年的人身安全防护,也必须避免发生人流对冲的踩踏事故,尽管由此产生的“瓶颈”会影响了通行秩序,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急救电话也打过了,尽管从医院出车,由于早高峰路段拥堵的原因,由于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换乘人群密集的原因,救护人员来到现场至少也得半个小时,但眼下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都是顺理成章的,他相信,他的整个处置过程无懈可击。
此刻,那个瘦弱的女青年还在冰冷的地上躺着……
2
真实情景——
对于周家欣来说,这是极其普通的一天。
在七点半到九点半的早高峰两个小时里,巡逻民警必须在整个轨道交通站里不间断地巡逻,这是“规矩”。
在警校经过半年培训之后,他来到了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当了一名巡逻民警。
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的“熙熙攘攘”,常常会让初来的民警感到头晕、胸闷,可对于周家欣来说,却是司空见惯,他自小就住在老城厢,老城厢里大路连着小街、大街横穿小路、街上有坊、弄中有里、弄通里、里通街、街通路,像煞是一幅“清明上河图”,而在这幅“图”里,有的是“熙熙攘攘”,他也总是身处于“熙熙攘攘”之中。不过,今非昔比,眼下,他是一个正在执勤的轨道交通民警,大客流、人群聚集,不仅不能出事,更不能出大事,这是公共交通安全底线,他要守住安全底线,就必须入得其中、出得其外,多一份对“熙熙攘攘”之中的异常情况的敏感度与洞察力。
“巡逻有路线,巡逻路线串起了所有的必到点,而必到点是巡逻民警必须特别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价格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