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德教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篮球的一些规则,
这些规则在我看来也是篮球场上必备的一些东西,
在篮球场上每一位伟大巨星的但是一部分上个人天赋加上自身努力以外,
也一定是一位充分合理利用规则的人。
首先给大家送上一张关于走不走步的争议图
这个球,并没有走步。FIBA明确表示抬起中枢脚出手不被吹罚走步,但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可碰回地面。(但是野球场上,走步不走步有时候也不按规则来,如果动作别扭,也会让人产生走步的错觉,所以,正常是谁喊的大声,球给谁。)
在篮球的规则当中,判断一个人虚晃有没有走步的方法——就是看有没有动中枢脚。
篮球规则中关于带球走步的规定中,一共分三个小步骤:双脚站在地面、移动时、双脚都不是中枢脚时。每一分支又包含两个小点每条有两个小点,共有6条规则,其中双脚站在地面时开始运球和移动时开始运球的规则相同,是不是有点搞不懂是怎么回事?所以我把它们合并为5条规则,给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开始运球:
我这里所说的有无中枢脚:就是说在接到队友的传球之后,双脚站立,没有移动(称为无中枢脚)当接到篮球之后,没有放球,但是有一只脚动了,另一只脚没有动(称为有中枢脚)
1、有中枢脚,双脚站在地面上时。开始运球和移动时,在放球之前,中枢脚不得抬起。
2、无中枢脚时,在球出手之前哪只脚都不得抬起。
传球或投篮:
3、有中枢脚,双脚站在地面上时,队员可跳起中枢脚,但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脚不得落回地面。
4、有中枢脚,移动时,队员可跳起中枢脚并一脚或双脚同时落地。但一脚或双脚抬起后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脚不得落回地面。(上面那个争议的投篮就出自这条规则,所以并没有走步。)
5、无中枢脚时,一脚或双脚可提起,但在球出手前不得落回地面。只要队员的一脚或双脚超出上面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是走步。
到这里了,就顺便说一下野球场上还有哪些比较有争议的犯规。
投篮或上篮三不沾,还可以继续拿球么?
这种球,很多时候会被认定为二次运球,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好球。
因为这是一个投篮,投篮就意味着一个球队的控制球结束,就是说,这个投篮或上篮的人接到的是一个无人控制的球,所以是好球。
可以将球抛向空中,然后再追上去运球么?
只要之前没有运过球,可以将球抛到空中,但是,必须在球落地或被其他队员触及之后,才可以再碰球,否则就是违例。
运球结束后持球,为了获得另外一次运球机会,故意将球打到防守队员身上,然后继续运球。此球是否违例?
此球违例。规则中规定,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除非在两次运球之间由于被对方队员触及球,他在场上已失去了控制活球。
篮球规则中对触及和被触及,分得很清楚,所以,运球结束后,只能是被对方队员触及球之后,还要失去控制活球,才能再运球。同时,如果只是被对方队员触及,并没有失去控制活球,也不能再运球。
漏接球:队员意外地失掉并随后在场上恢复控制活球,被认为是漏接球。而漏接球是不会被判罚违例的。
例子1:队员运球,结束时双手收球,但未拿住,球直接脱手,这个队员可以继续拿球么?
这个球就属于典型的漏接球,也是日常打球中常见的(很多人不敢继续拿球了,而是变为护球,等待自己队友来拿),是可以继续拿球的,当然,肯定不能再次运球了。
例子2:队员接同队队员传球,未接稳,球掉了,然后队员拿到球,他还可以运球么?
这个球也是漏接球,他还是可以运球的,漏接球不是运球,所以他还可以运球。
抛球到篮板反弹后,自己再接球空接,是好球么?
在FIBA篮球规则中(NBA没这条规则),抛球打篮板反弹,算是一次运球。
所以,抛球之前曾经运过一次球的,再抛球到篮板反弹,自己最先接住,就算是二次运球。
抛球之前没运过球的,直接抛球到篮板反弹,自己最先接住,就算是好球。
投篮尚未出手时被对方封盖,攻方持球落地,如何判罚?
落地时,如果守方的双手紧贴在球上使得双方都没有控制到球,则形成争球;否则,攻方走步违例。(野球场上见到挺多攻方继续持球进攻)
跳投球出手了,但是脚还没落地。此时打手了算犯规吗?
跳投出手后在空中,投篮动作并没有结束,直到双脚落回地面才结束。所以这是对投篮动作的犯规,需要罚球。但如此次打手作为附带的接触并未置进攻球员于不利,则根据有利无利原则可不吹罚。(野球场上正常也不会吹罚,都按出手没出手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