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也有小大正小切口大共鸣

综合摘编丨大静来源丨锋芒智库(ID:fengmangzk)

年,抖音上线,短视频“元年”开启,初代内容创作者迅速入驻;年,短视频爆发式增长站上风口,一级市场融资井喷,大量素人通过15秒视频火遍中国;年,监管政策趋严,短视频告别野蛮生长,BATJ继续布局加码,赛道愈加硝烟弥漫;年,短视频“风继续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随着市场成熟度提高,内容生产的专业度与垂直度不断提升,优质内容成为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广电、特别是地面媒体,应该如何借力短视频这款“互联网端”产品,进行内容创新,从而找到一条“产业级出路”?

4月11日上午,在第三届中国广电“融媒体中心”改革实战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冷凇发表了《从最大变量到最大增量——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创新发展趋势地面媒体内容创新路径解析》的主题演讲。短视频“肆虐”,传统电视既有待解的难题,又有“待至”的未来。

以下为冷凇演讲实录的精华浓缩版:

第一个想跟大家分享的实际上还是我们现在要重拾对电视的信心。电视机收看不方便,并不代表电视的内容质量下滑。我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这个观点?实际上电视无论是信号质量,还是创新质量,都一年一年在上升。电视主要遇到的困境是什么?是不可移动带来的传播无效,以及综合性内容过程中带来的选择性调整。打开电视不知道看什么以及你背不动电视,你只能用手机,它所带来的传播问题是主要问题。所以未来的影视行业,我有一个观点叫传播是重于制作的,传播将倒逼制作。

短视频时代重新定义新闻,新闻等于信息差加魅力差

现场有宣传部长、有频道总监,甚至还有卫视的人,我提出一个观点叫“综艺内容新闻化、新闻内容综艺化”。什么叫综艺内容新闻化——所有综艺的创新点,它其实靠的是“新闻点”。

城市台一直有摆在面前的五大难题没有解决。首先是话语方式单一,依然是正襟危坐的宣教腔调。其实大家不知道,从中央媒体开始,已经开始逐渐在改变话语方式;其次是新闻样态的雷同,民生新闻+专题报道,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电脑放在前面,冠名是“医院”,把节目的品质越做越差;再次是移动传播的无效,就是我们没有短视频思维,还在做逻辑性强的节目;然后是带货场景的缺乏;最后是权威公信力难竖,你没有公信力,没有“裁判类节目”,就无法在当地广告市场中赢得你的份额。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话语方式单一的问题,其实时政类的内容现在都已经开始走向轻松、放松。说白了就是把传统新闻中不用的“边角料”重新加一个主题,加上一些编辑,就变成了一条获奖的网络短视频,而且全国传播。所以说,短视频要树立一个素材增值的概念。

另外我们再看看城市台怎么“选人”,地面媒体节目需要个性化、差异化、接地气、专业化的人。我一直讲我们记者和主持人的姿态是要变的。姿态要从坐播到站播,语态要从念稿到讲述。提词器里面你是没有表情的,你是机器人播报,人工智能就能用了,为什么要用你?心态是从客观到情绪,大家记住,新闻其实是“最主观的客观报道”,纪录片是最主观的客观记录。你自己越情绪化,有的时候带来的效果越好,咱们湖南本地有《钟山说事》,就是一个有态度的播音员在播。

我们的播音员应该是“邻家大哥+行业专家”,由这两个特色构成,传统播音主持系培养出来的主持人是没人看的。还有一个就是社会阅历和经历重于主持经历,所以我们特别提倡培养专家型、跨界型的新主播。学者MCN和极致素人将迎来机遇,为什么这么说?你看任何一个城市,一定有颜值高、口才好、形象好的律师、医生、教师、育儿师、培训师等。这样的人电视台应该签约,一个人就是一档节目。越是地面媒体,越做不了那些大规模的节目,只能做一些简单节目,节目人员将起到75%以上的决定性作用。这些人从哪来?不应该是专业的播音员,而应该是从这些人中培养跨界人才。

包括我们说短视频时代、融媒体时代,记者和编辑角色也发生巨大转变。我们现在需要的记者是观察员、侦察员、实验员、调研员,观察员做现象的发现,侦查员做真相的追踪,实验员做社会的测试,调研员做分析反思。所以新时代什么是优秀的记者?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这是新时代记者的一个需求。

我再给大家讲一下主持人的问题,我现在已经不用“主持人”了,主持人这个概念已经太老了,我更愿意用“学者MCN”,就是在某一垂直领域有魅力、有影响力、口才好的人。比如说北京电视台原来的一个节目叫《我是大医生》,它对标的参考节目是美国的《TheDoctors》——没有“播音员”、“主持人”的一个节目。主持人都是什么人?都是专业医生,如急诊科医生、内科医生、病理学专家等,所以它其实就是一个医生的群聊脱口秀。

城市台节目要找这样的人,而且要五分故事、三分细节、两分观点,传播语言要是高中水平,你说太难了没人听,你看对标这个节目的《我是大医生》,实际上第一要义仍然是找到帅哥医生。“电视感”可以再训练,但是在一个领域中找到颜值高的人,是节目成功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再看南京台的《宏琪说交通》,这个节目成功的奥秘是什么?他不光执法,还采访,这类节目叫“双权合一”。从执法部门找一个人直接做记者,在现场他既有执法权又有报道权,既是记者又是交通警察,节目就能做好。你没有专业水平,怎么主持垂直类的节目?怎么组织垂直类节目?这是一个我说的“实验员”的问题。

短视频时代重新定义新闻,新闻等于信息差加魅力差。什么意思?第一是有魅力的人讲你就爱听,这叫魅力差产生新闻。第二是信息差,信息差是什么?只要有信息都行,外地民生新闻的本土化解读,进行本土提醒。疫苗事件一出,我去本地的卫生防疫站对不对?看看我们有没有那些批次的疫苗,这是跟你本地相关的。要有调查性、揭秘性的风格语态。

此外还有服务性、建设性的延伸,现在很多民生新闻只有新闻落点,没有服务落点,没有服务落点的新闻结局是什么?是跟本人关联度不大。只要跟本人关联度不大的传播一定不好,《人民日报》传播最广的一个军装照,每个人把自己的脸PS进去,四个年代的军装照就生成了,这就叫“跟我有关”。如果一个民生新闻达不到可分享、可互动,就不符合这个时代。

另外,新闻类节目要树立“城市裁判”的地位。连锁酒店调查、知名海鲜市场调查、知名超市调查等,这些调查提升你的“裁判”地位,让你有更高的评判权。

其实短视频时代并没有改变新闻,新闻无非是要解决“五解”,这个“五解”就是要有解惑的内容、要有解闷的形式、要有解气的态度、要对中央政策有地方解读和解释的空间、还要有帮忙解决的姿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推“建设型新闻”的概念,什么叫“建设型新闻”?区别于西方的新闻理论,西方新闻认为客观报道就是不偏不倚,这是错的,中国认为对任何事件要有主观的观点,要投射情绪、投射干预性。

电视节目离“商业”太远,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我再解读一下“创意视频”,创意领域场景化、垂直化、细分化是趋势。什么叫场景化,我先颠覆大家一个概念,传统做节目认为节目只有两类,一类是演播室节目,还有一类是叫户外专题或者叫外拍式的真人秀,其实不对,在两者中间还有场景化节目——户外真人秀的氛围、演播室的手段、客户营销的场景。

先说一个国外的节目,每个城市都有4S店,在4S店想买车的家庭答对第一题,一台车的使用权拿走,答对第二题就是更高级的车。如果进直播信号加摇一摇扫一扫,同时就能连通一些人来以“博彩”的方式拿汽车优惠券,跟着一块答题。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文体开发,建各种游乐场。有档节目是在过山车上答题赢门票,这个节目巧妙地利用了别人的资源,整期都在为游乐场做宣传,都在为文旅做宣传,但它同时也是个答题的知识综艺。

现在城市台和地面频道的节目离商业太远,这是最大的问题。有一档节目是在购物中心答题赢奖品,直接跟消费场景相关,给女士发1万块钱购物券,让她们在商场里随便买东西,但是买完之后东西带不走,为什么?你要到小黑屋里去答题,答对一道题对应的等值奖品拿走,所以它叫“奖品保卫战”——先假设你得到了,再“倒扣”。这其实也是用商品宣传商场,第一题答错,电视没了,三题都答错了,冰箱彩电全没了。这个就是人性,做综艺节目一定要从人性出发。

有什么市场就能策划出什么样的综艺节目。经济下行、市场寒冬,综艺节目跟营销带货不发生关系是现在要解决的主要“痛点”。

国际上一些值得参考的模式并不都是大明星、大投入。中国现在的节目模式和规模,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第一的投入资金和规模,我们还是要借鉴一些“巧模式”,一些跟营销场景相关的模式,所以我提出一个概念叫“客户定制”。

我们将来一定是从市场出发,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类是另一种节目,但是一家电视台要想活下来,没有客户定制的思维肯定是不行的。

也有节目利用新闻节目中的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youwang.com/rdtd/rdtd/98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