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术柔道图籍考一上篇

自序贾俊明原计划写一篇关于《少林拳术秘诀》的考证文章,落笔在中国柔术柔道与日本柔术柔道之间的关联。缘起,是唐豪先生就《少林拳术秘诀》做的考证,我觉得有些地方(比如柔术的源流)值得商榷,有必要进一步推敲。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仅就我自己的藏书而言,无论是关于中国、还是日本,柔术柔道资料已相当庞杂。目前,国内柔术柔道研究尚缺乏对相关图籍在版本和目录上的梳理。唐豪先生做学问向来扎实,关于中国武学的资料,他认真做过版本学和目录学的整理,是中国当代武学理论构建的开拓者。既欲与唐豪先生跨越时空对话,岂能让先生笑咱后生鲁莽从事。更何况,唐豪先生身后,国内斯学蒙尘久矣。我是一个普通工人,不必担心学术任务的考核,不用费心科研项目的利益。那何不静下心来,把手头现有的柔术柔道图籍资料,认真做一番整理呢?中国柔道协会,执牛耳者履新之后,国内柔道领域气象为之一振;实干兴邦,众望所归。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柔道学术的理论架构,包括对于中国本土古柔术的研究,也会提上日程。笔者不揣浅陋,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具体做起来。今将本人历年收集的柔术柔道藏书中,择有学术价值者,详加考证。如能为未来中国柔术柔道版本学和目录学的学科建设,打下一点基础,则与有荣焉。泱泱大国,我武惟扬!我们中国,理应有自己的柔术柔道学术体系。武道,需要流汗苦练,也需要以文载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嘉纳治五郎先后创办讲道馆、弘文学院——讲武之道、弘文之学,寓有深意存焉。嘉纳本人,演武之余,酷爱研理,以一己之力,收集古柔术资料近百家。由此,奠定日本柔术柔道史学与科研之基石。日本在柔术柔道的理论建设上,传承有序,成绩斐然。以讲道馆本部为核心,苦心经营百年,建立了触角远伸全球的柔术柔道情报网络和科研体系。我们的前辈,则人自为战,如徐卓呆、董秀升、殷师竹、李锦文、卓正和、周士彬、王德英、陈立庭等先生,为中国柔术柔道的文化留存,已经做出宝贵的探索与努力。中国柔术柔道,不仅在技术上要形成自己的打法、形成自己的技战术体系。在柔术柔道文化的书写上,我们更应形成自己的文化自信。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位卑何敢忘忧国!原创不易,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此情此景下,仍在咬牙坚持原创,希望同道尊重与鼓励。是为序。时在庚子年春日初霁柔术柔道图籍考(一)上篇《日本柔术》考

贾俊明藏书

贾俊明藏书《日本柔术》,是目前我藏书中,我国最早的柔术柔道译书。该书译成于年10月,年由上海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我收藏的这个版本,是胜利出版社以国术研究社的名义复刻的版本。1.译者徐卓呆《日本柔术》原书,是讲道馆出版的教材,汉译者为徐卓呆先生。

《日本柔术》译者徐卓呆先生

徐卓呆先生,生于清光绪八年(年),殁于年。先生乃江苏吴县(今属苏州)人,本名傅霖,号筑岩。他译书的风格内容详实、文字古朴,与其文学创作风格迥异。《日本柔术》一书为其早期译作,遵循原著笔法,兼有己意,开汉译柔术柔道风气之先,所附绘图亦生动多姿。在柔术柔道领域,徐卓呆是一个比较生疏的名字。在文艺界,他影响力较大,是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徐卓呆的文学创作文笔犀利,擅写短篇,被誉为“文学匠”,代表作有《小说材料批发所》,《万能术》等。他又是电影理论大家,号称“东方卓别林”,他年在上海出版的专著《影戏学》,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著作,至今被电影理论界奉为经典。徐卓呆先生的人生丰富多彩。他最初留学日本,学的专业是体育,当过体育教员。也对文艺感兴趣,在新民社演过新剧;拍过滑稽电影,在大中华唱片公司灌过唱片;开办体育训练机构,还做过药厂广告主任,编过定期刊物;后经营自制酱油厂;晚年又进入文史馆。2.成书情况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包括鲁迅在内的中国学子,东渡日本,入讲道馆创始人嘉纳治五郎主持之弘文学院,修文之余,研习柔道(嘉纳流柔术)。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包括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在内的湖南籍学子,来到弘文学院。年(清光绪三十年),徐卓呆也东渡扶桑,他入学日本体操专门学校,学习新式体育。在日本,徐卓呆亲眼目睹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到处是蓬勃发展的生机。当时的日本,以西学为师、东学为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受西方理念与科技,中西合璧,迅速强大起来。有此强邻,中国危矣!反观当时中国积弱之态,包括徐卓呆在内的赴日留学志士,感觉到了强烈的威胁。归国后,徐卓呆在上海创办体操训练所,意在体育强国、救亡图存。相比于中国洋务派“全盘西化”之不同,徐卓呆观察到,日本在激烈的时代变革中,依然理性地保存了大量的东方文化。换了西装,仍是武士。其中,让赴日学子们感受最切实的,莫过于讲道馆柔道。与当时国内义和团式的花样武术,形成鲜明对比,讲道馆柔道当时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训练、竞技、社会化体系。作为经过体育专业训练的徐卓呆,认识到讲道馆柔道巨大的社会化价值和对东方武道留存的现实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术进乎道也。徐卓呆深知国人受限于文字难通,遂夙兴夜寐,潜心译书,几经波折,终成稿于年10月。越明年,《日本柔术》得以正式出版。中华书局素有民族责任感,此次出版《日本柔术》,若就商业规律而言,预期难得其利。该书出版后,影响深远。虽非洛阳纸贵,辗转翻刻者亦多。可鉴一般民众之中,关心武道兴邦者,亦不在少数。笔者收藏的这个本子,即是众多翻刻本之一。3.史料价值《日本柔术》一书,保留了嘉纳治五郎在世时,讲道馆对于柔术柔道历史的学术态度。

贾俊明藏书

贾俊明藏书如书中所示,讲道馆当时考证确认,日本柔术的源头有两个:一是明代万历年间,《万法全书》传到日本,竹内氏习之而传;二是陈元赟(书中误写为陈元宾)传日人后,派生而出的日本各柔术流派。两个传承均脉络清晰,有据可查。这说明在嘉纳治五郎先生在世时,起码截止到年,对于柔术的起源,讲道馆教材中的相关表述,是没有争议的。从书中通篇柔术提法,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讲道馆,更多的,是以柔术一派自居。这也可以从书中推崇的技术风格来判断,柔道柔术,在技术上本来没有那么泾渭分明。4.风格所宗一百多年前的柔道,也就是嘉纳流柔术,是一个什么的技术风格呢?《日本柔术》一书于兹保留了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书中,讲道馆当时的两位八段高手被树立为技术典范,横山作次郎与山下义昭(韶)。从这两位标杆式的高手风范,我们可知当时的柔道柔术的技术风格,更趋向于武道化,而非今日之体育化。先来看横山作次郎……(未完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youwang.com/zysx/zysx/10339.html


当前时间: